唐纯晶 温雯
(1.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京西分校体育部 北京 102308;2.人大附中西山学校体育部 北京 100193)
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培养是决定我国竞技健美操长远、蓬勃发展的关键[1]。少年强,则国强,中国竞技健美操核心竞争力中后备力量培养对项目的发展起着支撑作用[2],我国竞技健美操这座高楼是否稳、高、美、新,取决于青少年梯队建设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世界年龄组参赛年龄要求是9~17岁的青少年,分为9~11岁国家预备组、12~14岁年龄一组、15~17岁年龄二组3个组别。不同组别对难度动作要求各不相同,竞技健美操属于技能类难美性项群,制胜因素首先突出难,难度动作是核心,是比赛获胜的关键,运动员选取的难度动作分值高,可充分体现其竞技水平[3]。
通过对4版规则对比分析,世界年龄组难度动作最大的变化就是各组别规定难度动作变难,在限定难度动作分值范围里可选择的难度动作分值变高,动作更加多样,评分规则更加体现难度动作的艺术价值,以及通过该难度动作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情感[4]。在规则导向下,青少年竞技健美操队伍的难度水平、艺术水平、完成水平都在不断提高,与过去相比,不可同日而语。青少年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专项训练效果评估中最重要一项就是4种类别的难度能力,难度完成的好坏充分体现运动员身体协调性、控制能力、身体素质[5]。
表1 2005—2020周期中0.1~0.8分难度动作数量的变化
表2 世界年龄组成套中难度动作数量的变化
1 研究对象与方法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深入研究国际体操联合会2005—2008版、2009—2012版、2013—2016版、2017—2020版4个版本的竞技健美操规则,分析竞技健美操世界年龄组难度动作的变化,包括难度动作数量、成套中规定难度动作及允许的难度数量和分值、禁止难度动作和难度减分等变化,探析世界年龄组难度动作的变化趋势,紧跟这一趋势,旨在为我国青少年训练、比赛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2 结果与分析2.1 2005版、2009版、2013版、2017版周期规则中难度动作数量和成套难度动作数量的变化2.1.1 0.1~0.8分难度动作数量的变化
难度动作分为A组动力性力量、B组静力性力量、C组跳与跃、D组柔韧与平衡。根据规则显示,规则逐渐摒弃了不常用的低分难度,增加了高分难度数量。如表1所示,0.1分的难度动作数量由2005—2008版的10个减少到2个;0.2分的难度动作数量由最高时的22个减少到13个;分值为0.3的难度动作,数量由35个减少到31个。这个趋势的变化充分表明分值比较低的难度动作逐渐减少,随着项目的不断发展,运动员竞技水平不断提高,经过系统的训练后可完成更难的难度动作,从而不采用分值低的难度动作,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低分值的难度动作最终将被取消[6]。然而,2009—2012版本中0.6~0.8分值的难度动作数量增加明显,尤其是C组难度,2017—2020版本相比较2005—2008版规则,C组0.8分难度动作增加了14个,A组0.8分的难度动作增加了8个;在分值为0.7分的难度动作中,A组难度增加了4个,B组和C组分别减少了5个,但0.9和1.0的难度动作数量也在逐渐增多。由此可见,难度动作趋于高分值方向发展。
2.1.2 世界年龄组成套中难度动作数量的变化
4个周期规则中,成套动作中难度动作数量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国家预备组6个难度动作中包括3个规定难度动作,3个自选难度动作;国际年龄一组成套中应包含8个难度动作,4个规定难度动作,4个自选难度动作;2005—2008周期、2009—2012周期、2013—2016周期规则中规定国际年龄二组应包含4个规定难度动作,6个自选难度动作,2017—2020周期规则有一些小变化,即混双、三人、五人项目成套要求9个难度动作,其中4个规定难度动作,5个自选难度动作,男单、女单项目成套要求10个难度动作,包括4个规定难度动作,6个自选难度动作。总体来说,4个周期规则中难度动作数量基本没有变化,这一点也充分考虑到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不追求过多的数量和更高分值的难度动作,更强调动作的完成,规定难度分值相对较低,通过基础难度动作练习,打牢基本功。
表3 世界年龄组成套中规定难度动作的变化
表4 世界年龄组允许难度动作分值、地面难度和难度连接的变化
2.2 世界年龄组成套中规定难度动作的变化如表2所示,在世界年龄组规定难度中,2005—2017版规则中国家预备组和年龄一组各组别每两届规定难度相同,2005版和2009版预备组规定难度中没有B组难度,其余组别分值为0.1~0.2分,年龄一组A、B、C组难度从2013年开始逐年提高0.1分;同样2013版和2017版预备组难度沿用的是2005版和2009版年龄一组B组、C组D组规定难度;2013版和2017版年龄一组的规定难度沿用的是2005版和2009版年龄二组的A组、B组、D组规定难度定;到2017版年龄二组难度最高达到了0.7分。在规定难度动作中,对要求分值越来越高,下一届低一组别的难度动作会沿用上一届高一组别的难度动作,由此可推断出新一届规定难度动作。
表5 禁止动作与难度减分变化
2.3 世界年龄组允许难度动作分值、地面难度和难度连接的变化趋势国家预备组成套动作6个难度动作中,3个自选难度可从0.1~0.4分值的难度动作中选择,2017版预备组可选一次0.5分的难度动作,6个难度中不超过4个地面难度;年龄一组8个难度动作中,4个自选难度允许难度分值随着周期变化而变化,2005版和2009版规则中年龄一组可选择区间是0.1~0.5分,最多6个地面难度,而2013版和2017版规则可选择的难度分值区间是0.1~0.6分,2017版可选一次0.7,沿用的是2005版和2009版年龄二组允许难度分值,最多5个地面难度。在年龄二组成套中,要求规定的难度数量为10个,2017版有一个小变化,即混双、三人、五人要求9个,女单、男单要求10个,其中4个规定难度,5或6个自选难度,2013版和2017版允许难度分值总体比2005版和2009版规则提高了0.2分,去除了0.1分的难度动作。此外,2017版规则中说明了年龄一组和年龄二组难度连接情况,即两个难度动作连起来做,中间没有任何停顿,可获0.1分的加分,难度连接可体现运动员较强的竞技水平。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国际年龄组难度动作在朝着更难、更高水平的方向发展。
2.4 禁止动作及难度减分变化在禁止动作中限定中,4个周期没有太大变化,2017—2020周期年龄二组没有限制落地成单臂俯撑,增加了1次成俯撑落地,不超过3次成俯撑或劈腿落地。在成套动作中,如果难度动作没有按照当时的周期规则要求进行表现,如多于规定的难度数量、缺组、出现禁止动作、多于规定的地面难度、高于允许难度分值范围、多于规定的两个难度连接次数、出现难度三连接、难度重复等,难度裁判每次或每个给予1.0的扣分,从表中可知,难度减分主要根据当期规则进行。
3 结语4版规则中高分值难度动作数量呈上升趋势,低分难度减少或取消,规则和项目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规则导向促使竞技健美操向难、新、美、稳方向发展,使青少年整体的竞技水平有所提升;反过来,项目的发展使规则更加与时俱进,更贴合各年龄组运动员特征,更加完善。世界年龄组成套中难度动作数量变化不大,难度动作最大的变化就是分值更高,动作更难,在规定难度动作中,上一版本高年龄组组别的难度动作将成为下一版本低年龄组别的难度动作;在允许难度动作分值中每两届规则提高0.1分或0.2分;2013版和2017版新增加了可选难度,可选一次比允许分值高0.1分的难度;在难度动作连接上,年龄一组允许进行一次连接,年龄二组允许两次连接,可分别获得0.1和0.2的加分,种种规则的变化表明,世界年龄组难度动作逐渐向多元化和均衡化方向发展。通过这一变化趋势,2021—2024新版规则年龄一组的难度动作有可能沿用2017版年龄二组部分难度动作,预备组难度动作可能会部分沿用2017版年龄一组难度动作。在允许难度动作分值范围中,国际年龄二组可能提高0.1分,即0.2~0.8分,可选择一次0.9分的难度,国际年龄一组也可能相应提高,而2017年预备组难度动作规则只执行了一届,可能没有太大变动;在难度连接方面,由于只执行了一届,可能不会有太大变动。
此外,比赛套路时长的变化,也预示着规则启示运动员往难、新、美、稳的方向发展,进而把握项目的制胜因素。国际年龄一组比赛时长从2005版的(1min30s±5s)到2017版的(1min15s±5s),国际年龄二组从最开始的(1min45s±5s)到2017版的(1min20s±5s),比赛时长的减少,可让运动员把精力集中于高分值难度动作的完成、难度动作的连接及成套难度的合理布局上,专注于完成更高难度的技巧动作、过渡、连接和托举动作,提高操化动作的艺术表现,空间的合理利用,从而使成套动作表现的更饱满,富有感情,提高动作的完成。经研究表明,在新规则的导向下,高难的过渡、连接及托举动作可极大地提高成套的艺术价值[7]。因此,在比赛套路表现中,难度动作的完美完成一直是竞技健美操项目争金夺银的关键点[8],要实现以难取胜,不仅要选择允许难度动作范围中更高难度的动作,还必须提高成套难度的成功率、成套难度的合理布局及成套难度的空间使用等[9],同时加大过渡与连接动作难度,注重动作的流畅性,提高成套的艺术价值。竞技健美操的成套动作是难度价值和艺术价值的集中体现[10],最大限度地选择允许范围内的高难度动作,提高完成分及艺术分,把握决胜规律。